地貌学原理试题(地貌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家好!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貌学原理试题,以及地貌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的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现在开始吧!
...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
1、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该处沉积岩广布,说明最初经历了沉积过程,但“崮”地貌的形成应属于地垒结构,说明经历了断裂和抬升过程,抬升后地势较高,则经受了长期的外力侵蚀过程。点评:本题考查岩石的类型与地质作用。
2、“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做“崮”。“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3、“岱崮地貌”(如图)是山东省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完成3~4题。
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成因
1、地貌类型 主要有下述五种:构造剥蚀中--低山地形 位于县区西北部,有车上、黄岗、双峰、潭山等乡(镇)。山体岩性为花岗岩和元古界双娇山群浅变质岩系。
2、地质构造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在层状岩石分布地区最为显著。在岩浆岩、变质岩地区也有存在。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
3、有些碎屑岩,由于含有大量的钙质胶结物,也能形成一些岩溶地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等。雅丹地貌:是风成地貌的一种,主要发育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受风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吹蚀和堆积地貌。
4、地貌成因特征如前所述,该区的3个主要地貌带的形成,在与内力地质作用方面,如由区域断裂、褶皱构造、岩浆侵入或火山活动,以及各种外力作用如风化作用、块体运动、流水、岩溶和海岸水动力作用等密切相关。
5、断层:指岩层或岩体沿断裂面发生较大位移的构造。如裂谷、断崖等。常见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地貌学原理岩溶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1、具有流动的水:水是形成岩溶地貌的主要因素,最好是湿热气候可以加速反应。岩石具有可溶性:岩石的可溶性是岩溶地貌形成的基础,大多数是碳酸类盐和硫酸类盐,例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2、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3、岩溶的形成条件包括以下4个方面:含有溶蚀性物质的岩石:岩溶的形成需要在岩石中含有溶蚀性物质,如碳酸盐、石膏、盐等。其中,碳酸盐岩是最常见的岩溶类型。
4、再后地面蚀低,浅溶洞与地下河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陆续转变为地面河,破碎的地面出现溶蚀洼地与峰林。最后,喀斯特盆地不断蚀低、扩大,地面广布蚀余堆积物,形态接近准平原,但仍然残存孤峰。
5、第一个基本条件是有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基础,它们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当地下水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性物质时,就会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使岩石逐渐溶解。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有石膏、方解石、石灰石等。
6、熔岩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所形成的地貌。在地球岩石圈之下,存在着一个岩石呈熔融状态的软流层,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主要来源于此。
《地貌学原理》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1、链接地貌学原理试题: https地貌学原理试题://pan.baidu.com/s/1KTJ3dnlx24VaP26ilpDwwQ 提取码: 1234 书名:地貌学原理作者名:杨景春 / 李有利豆瓣评分:4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1-8页数:246内容介绍:本书为十五规划教材。
2、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地貌学原理试题,本书以地貌营力系统为纲进行章节划分。
3、然而在系统地理学中却愈来愈强调一般概念和普遍原理的阐述地貌学原理试题,虽然地理学问题中常常包含着的因素地貌学原理试题,其复杂性使得普遍原理或法则的应用极端困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貌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